手术切除 是肝肿瘤根治性治疗的手段之一 但病灶切除后 如果剩余肝脏体积过小 术后极易发生肝衰竭 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剩余肝脏体积不足 使部分患者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 近日 我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 肝胆胰脾外科陆玉华教授带领团队 通过新的肝脏切除术式 ——ALPPS手术 为患者吴老伯(化名) 成功进行巨大肝肿瘤切除 69岁的吴老伯,4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肝占位,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。近日他感到腹部疼痛不适,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肝占位增大,且有出血。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,吴老伯来到我院门诊就诊。通过详细检查,发现他的右侧肝脏上长有直径约9公分的大肿瘤,并且伴有肝硬化。此外,在肿瘤周围还存在一些卫星灶,需要实施右半肝切除。 然而,三维重建测算结果显示,吴老伯的剩余肝脏体积(左半肝体积)很小,只有487立方厘米,仅占肝总体积的32.8%。“按照标准,健康人的剩余肝脏体积应大于30%,而有肝硬化的患者应大于40%才能进行肿瘤切除手术。吴老伯的情况显然不达标,如果直接进行右半肝切除,可能会引发肝衰竭,风险极高。”副主任医师郭青松说道。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,团队决定采用一种创新性的手术方案——腹腔镜下辅助ALPPS手术(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)。这种手术方法通过两步操作,首先在腹腔镜下对肝脏进行分隔和门静脉结扎,刺激剩余肝脏快速生长,然后在短时间内进行第二步手术,切除肿瘤。为确保手术的成功与安全,团队与国内顶尖机构交流确定方案,尽可能避免围手术期并发症并达到根治切除目标。 一期手术历时6个多小时,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,首先将吴老伯负荷肿瘤的右侧门静脉分支进行分离并结扎,然后将左右半肝沿着肝中静脉完全劈开,阻断左右半肝的交通,仅保留右侧肝动脉供血,使全肝85%的血流通向左侧肝脏。通过血流的灌注,促进左侧肝脏在短期内快速增大,以满足二期手术切除肿瘤时的剩余肝脏体积需求。此外,一期手术还将动脉、静脉和胆管等全部悬吊起来,并做好标记,确保在二期手术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这些关键结构。 ALPPS手术一二期间隔一般7-14天,考虑到吴老伯的年龄和肝硬化,将二期手术定为术后14天。这期间,医护团队确保吴老伯营养的充分摄入,并采取有效的护肝措施,防止任何并发症发生。一旦在这个时期出现出血或胆漏等并发症,剩余的肝脏可能无法继续生长,甚至可能导致肝脏坏死和出血,危及生命。经过14天的精心护理和评估,吴老伯的左半肝体积增大到了694立方厘米,剩余肝脏体积占总体积的41.7%,达到进行二期手术的要求,团队立即为吴老伯安排了二期手术。二期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,沿着肝中静脉和下腔静脉,成功地将吴老伯的肝肿瘤切除。术后,吴老伯的恢复情况良好,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。 “ALPPS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方法,特别适用于那些肝肿瘤体积庞大、剩余肝脏体积无法满足身体基本功能需求的患者。这类患者以往往往只能接受保守治疗,面临着肿瘤持续恶化、生命质量下降的风险,ALPPS手术给这些患者带来希望。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将继续致力于ALPPS手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,让更多的肝肿瘤患者在南通本地就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手术治疗,为江海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。”陆玉华教授介绍道。